聊聊曆史上的女詩人——私奔喝酒當女道士,可我是會寫詩的好姑娘
中國古代詩人群星璀璨,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各自照亮不同的曆史天空。其中女詩人寥寥,卻各各光彩奪目。她們以自己的才情,在女子鮮有留名的史冊上留下一筆。
她們或是樂妓,或是出家為女道士;有的勇於爭取愛情,有的在種種錯過中鬱鬱而終;有的在詩壇大放異彩,廣結好友,也有將才情用於政治,成為“紅妝“時代中的耀眼新星。她們的名字,不再是某某氏,或是某某的妻子,而是堂堂正正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白頭吟
漢·卓文君
皚如山上雪,皎若雲間月。
聞君有兩意,古來相決絕。
今日鬥酒會,名單溝水頭。
躞蹀禦溝上,溝水東西流。
淒淒複淒淒,嫁娶不須啼。
願得一心人,白頭不相離。
竹竿何嫋嫋,魚尾何簁簁!
男兒重意氣,何用錢刀為!

卓文君(公元前175年-公元前121年),西漢時蜀郡人。卓文君因為與西漢才子司馬相如的一段佳話和一句“願得一心人,白頭不相離”而青史留名。
卓文君家裏是蜀郡巨富,擁有良田千頃、華堂琦院、金銀珠寶。而卓文君本人據史書記載,姿色嬌媚、精通音律、善彈琴、有文名。
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相識時,是嫁過人因為丈夫去世返回娘家的。而司馬相如,雖然文采斐然,卻家境貧寒,當時他還沒有因為《子虛賦》得到漢武帝賞識,無官職無名氣。二人一見傾心。卓文君不顧家裏反對乘夜與司馬相如私奔,當壚賣酒,過了一段貧苦的生活。後來卓文君父親接納了他們,分給家奴和錢財,二人才成為富有人家。
後麵的故事,並不是才子和佳人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。而是司馬相如的才華漸漸被人賞識,一時聲名鵲起,官職和名氣都有了,卻打算納妾,並冷淡了卓文君。於是卓文君作了《白頭吟》一首給司馬相如。
當然最後的結果還是好的,據說司馬相如最後驚歎妻子的才華橫溢,遙想昔日夫妻之情,最終放棄遺妻納妾的念頭。兩人最終白頭偕老。
江陵愁望寄子安
唐·魚玄機
楓葉千枝複萬枝,江橋掩映暮帆遲。
憶君心似西江水,日夜東流無歇時。

唐朝的奇女子魚玄機,是晚唐詩人,長安人。原名魚幼微,字蕙蘭。最初是狀元李億的妾,因為不容於正妻,在長安城鹹宜觀出家為女道士。她和大詩人溫庭筠算是忘年交,有很多詩作往來唱和。
她的生平在正史中沒有記述,其生平散見於民間的各種文字中。這些記載中魚玄機以打死婢女綠翹的名義被處死。
不論正史野史如何記載,魚玄機的才情是毋庸置疑的,她喜歡讀書,尤其善於作詩。她與李冶、薛濤、劉彩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。魚玄機有五十首詩作收於《全唐詩》中。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句是“易求無價寶,難得有心郎。”
想要了解魚玄機的故事,大家可以讀一讀王小波的《尋找無雙》,馮唐的《不二》。還可以看《唐朝豪放女》這部電影(這部絕對是因為名字被埋沒的好電影啊,強烈推薦)。

明月夜留別
唐·李冶
離人無語月無聲,明月有光人有情。
別後相思人似月,雲間水上到層城。

唐代另一位位居四大女詩人之一的李冶,是中唐詩壇中享受盛名的女詩人。字季蘭,烏呈人。和魚玄機一樣,她也是女道士。唐朝的女道士似乎是處於潮流尖端的行業,公主們、才女們趨之若鶩呀。
李冶“美姿容,深情蕭散。專心翰墨,善彈琴,由工格律”。據說李冶六歲時就寫下一首詠薔薇的詩,算是詩歌界的小神童了。
她的詩句中流傳最廣的是那句形容夫妻關係的神來之筆:“至近至遠東西,至深至淺清溪。至高至明日月,至親至疏夫妻。”
李冶暮年時,唐玄宗聞之她的詩才,特地召見她赴京入宮。
公元784年唐德宗時,因為曾上詩給叛將朱泚,李冶落得個被皇帝下令亂棍打死的結局。因詩才成名,也因詩才喪命。
送友人
唐·薛濤
水國蒹葭夜有霜,月寒山色共蒼蒼。
誰言千裏自今昔,離夢杳如關塞長。

薛濤,字洪度,長安人,時唐代女詩人,成都樂妓。她曾經與詩人韋皋、元稹有過戀情。戀愛中的薛濤,用自己製作的桃紅色信箋寫詩,這就是著名的“薛濤箋”,後人也有仿製。她也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,流傳至今的詩作有90多首。
薛濤也是從小就有詩才,八歲時就隨口續詩,天分很高。父親原是朝中官員,後因為得罪朝廷權貴而貶謫四川,後染病而死。薛濤16歲時因為家庭敗落,同時“容姿既麗”, “通音律,善辯慧,工詩賦”,而成為了一名樂妓。
身處唐代的娛樂場中,加上美貌和詩才,薛濤與當時許多著名詩人都有往來,包括白居易、張籍、王建、劉禹錫、杜牧等。據傳薛濤共作有500多首,可是大多失散,隻有90多首流傳至今。
彩書怨
唐·上官婉兒
葉下洞庭初,思君萬裏餘。
露濃香被冷,月落錦屏虛。
欲奏江南曲,貪封薊北書。
書中無別意,惟悵久離居。

上官婉兒,是唐朝陝州陝縣人。是唐代女官和詩人。
上官婉兒14歲就因聰慧善文被武則天重用。掌管宮中製誥過年,有“巾幗宰相”之稱。唐中宗時被封為昭容,一時權勢大盛,在政壇、文壇都有顯耀的地位,在“紅妝時代”中是一顆耀眼的星。後來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起的政變中,與韋後一同被殺。
上官婉兒頗有詩才,經常在宴會遊樂中代替李顯、韋皇後、和安樂公主作詩,數首並作,詩句優美,被時人傳頌。
釵頭鳳·世情薄
宋·唐琬
世情薄,人情惡,雨送黃昏花易落。
曉風幹,淚痕殘,
欲箋心事,獨語斜闌。
難,難,難!
人成各,今非昨,冰魂常似秋千索。
角聲寒,夜闌珊,
怕人尋問,咽淚妝歡。
瞞,瞞,瞞!

唐琬,字蕙仙,浙江紹興人。她的百度百科介紹身份時南宋時期民間女子。她的另一個身份時陸遊的前妻,也因為回複陸遊的詞作《釵頭鳳》而名留青史。而唐琬和陸遊淒美的擦身而過的愛情故事也感動著一代又一代。
據載,唐琬自幼文靜靈秀,才華橫溢,陸家曾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與唐家定親。陸遊和唐琬婚後感情很好。不料唐琬的才華橫溢和與陸遊的深厚感情,引起了陸遊母親的不滿,認為唐琬耽誤了陸遊的前程,命令陸遊休妻。
數年後,陸遊去遊覽沈園,正巧遇到改嫁後的唐琬,陸遊感懷往日,在沈園題寫了《釵頭鳳》。唐琬看後悲慟不已,和了一首同樣曲牌的詞,不久就鬱鬱而終。
減字木蘭花·春怨
宋·朱淑真
獨行獨坐,獨倡獨酬還獨臥。
佇立傷神,無奈輕寒著摸人。
此情誰見,淚洗殘妝無一半。
愁病相仍,剔盡寒燈夢不成。

朱淑真是南宋著名女詞人,號幽棲居士。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多的女作家之一,錢唐人。與李清照齊名。著有《斷腸詞集》、《斷腸詩集》等。
朱淑真家境優裕,父親曾在浙西一帶做官。她自小聰慧,博通經史,能文善畫,精曉音律,尤工詩詞。素有才女之稱。據傳父母之命,朱淑真嫁給了一個官家小吏,婚後生活不如意,抑鬱而終。
一剪梅·紅藕香殘玉簟秋
宋·李清照
紅藕香殘玉簟秋,
輕解羅裳,獨上蘭舟。
雲中誰寄錦書來?
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。
花自飄零水自流,
一種相思,兩處閑愁。
此情無計可消除,
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。

大名鼎鼎的李清照,宋代女詞人,婉約詞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稱。號易安居士,齊州濟南人。
義務教育語文教學的成果,相比於這篇中的其他女詩人,李清照應該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。
李清照身處的時代和一生的境遇,有國恨,有家仇;有夫妻恩愛、琴瑟和鳴,也有中年再嫁、夫妻反目、牢獄之災。相應的,李清照的才華不僅體現在她作品的婉約清麗,也有豪放大氣的“生當作人傑,死亦為鬼雄”。
不知大家是否注意,她的詩作中,有很多喝酒的記述:
開心時,自然有酒相伴——“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”,失意時,要借酒消愁——“新來瘦,非幹病酒,不是悲秋”。
夜晚更是把酒對月的好時期,豈能錯過:“夜來沉醉卸妝遲,梅萼插殘枝。酒醒熏被春睡,夢斷不成歸”,“東籬把酒黃昏後,有暗香盈袖。莫道不消魂,簾卷西風,人比黃花瘦。”“昨夜雨疏風驟,濃睡不消殘酒”。
(文中圖片來自網絡)